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正文

课程实践 | 周薇平· 【宜兴探访】

2021年04月19日 18:02

 

一壶春秋

 千载陶都

 

 

 

 

 

王旭烽,主要从事文学创作、茶文化与地方史研究。现任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主任,兼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浙江地名协会会长,中国杭州茶文化品牌促进会董事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其创作的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曾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本人获国家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荣誉。知名茶人作家和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科带头人,出版了多部茶文化相关著作。

 

周薇平,宜兴市周薇平茶文化工作室创办人、国家一级茶艺师、国家职业(茶艺)技能鉴定考评员、国家职业(茶艺)技能竞赛裁判员、国家职业(茶艺)江苏省技能鉴定考评员、中茶首批茶艺师培训师、云南省滇茶国际十佳茶艺茶道培训师、2017全国著名茶道艺术家,多年以来致力于茶文化传播,多次执裁云南省、江苏省、浙江省的各种茶艺、斗茶大赛。

 

 

三万顷太湖包孕吴越春秋,七千年陶都铸就紫砂人文。10月7日,非遗传承人群再度出发,来到江苏宜兴,在王旭烽老师和周薇平老师的带领讲解下,探访中国陶都和紫砂之城的历史与传承。

 

 

第一站

·前墅龙窑·

前墅龙窑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牛角山,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数百年窑火生生不息,是一座“活着的龙窑”,也是宜兴唯一仍以传统方法烧制陶器的古龙窑,更是研究中国陶业发展史的“活标本”之一。

前墅龙窑展示馆新近开馆,一层设“前言”、“薪火相传”、“泥火相知”、“陶乡风情”四大板块,二层通过文字图版及实物展出,客观、真实地将前墅龙窑乃至陶都丁蜀窑业的前世今生进行系统展示。

 

 

图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设计的一组反映龙窑烧制流程的组合雕塑

站在二楼阳台上,正前方正是古龙窑,远眺望去,像一条蜿蜒而上的巨大长龙,头北尾南,长约50米,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外壁敷以块石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窑身左右设投柴孔(俗称鳞眼洞)42对,该洞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温度的窗口。烧成温度在摄氏1150度左右,所谓千度成陶。

 

 

第二站

·中国紫砂博物馆&

宜兴陶瓷博物馆·

 

告别龙窑,非遗传承人一行来到了汇集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五朵金花为一体的中国紫砂博物馆及宜兴陶瓷博物馆。

中国紫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藏品数量过万件,其中馆藏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41件、三级文物57件,按照“宜兴窑系”的历史沿革,常年展出近2000件(套)藏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充分展示了“宜兴窑系”悠久的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力。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以及王老师、周老师的解说下,非遗传承学员们依次参观了“古代陶瓷馆”、“紫砂历史馆”、“名人名作馆”、“现代艺术馆”、“顾景舟艺术馆”等展区,欣赏了距今7000多年的夹砂古陶器、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战国时期的印纹陶、汉代釉陶、两晋青瓷、宋元均陶、明清紫砂、当代美彩陶、现代名家紫砂精品和国内其他陶瓷产区的代表作品以及现代陶艺作品。

 

第三站

·周薇平茶文化工作室紫砂体验基地·

下午,非遗传承人一行来到周薇平茶文化工作室紫砂体验基地,近距离感受紫砂的魅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毛国强大师致词欢迎大家来宜兴参观学习、尝试各种紫砂壶泡绿茶的神奇、探索奥秘的紫砂世。并赠送《陶都》杂志给大家分享紫砂知识。

 

 

 

 

王旭烽老师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国强先生互赠书礼

 

毛国强先生为大家签名赠书

 

资深茶文化老师周薇平首先以多组实验数据证明烧成温度1000度以上泥料中的矿物元素已形成稳定的结构,适宜茶水冲泡和饮用,并且讲解了正确清洗紫砂壶的必要性和步骤。尔后,周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紫砂壶冲泡绿茶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很多朋友第一次品尝紫砂壶冲泡的绿茶茶汤,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尝试用紫砂壶泡绿茶,摸索出一芽一叶、二叶绿茶的冲泡方法。随后的采访中,周老师指出绿茶是健康饮品,但目前面临很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绿茶一直以清明嫩芽为佳,随着采茶工紧缺、人工工资上涨,芽茶价居高不下,而谷雨茶一芽一二叶的绿茶价廉物美,产量较大、可合理、充分利用茶园资源;用紫砂壶冲泡绿茶,如方法得当可获得醇厚的滋味,弥补谷雨茶外形粗大的缺陷。

 

 

 

讲座结束后,大家迫不及待开始亲自上手,尝试制作一件全手工紫砂器具。由紫砂工艺师示范指导,需要进行多道步骤才能制作完成,实属不易:打泥条,拍身筒,粘底休整,制作壶把、壶嘴、壶盖、壶钮,上壶把、壶嘴,校正两点一线,上壶钮,精修壶盖……

 

讲座结束后,大家迫不及待开始亲自上手,尝试制作一件全手工紫砂器具。由紫砂工艺师示范指导,需要进行多道步骤才能制作完成,实属不易:打泥条,拍身筒,粘底休整,制作壶把、壶嘴、壶盖、壶钮,上壶把、壶嘴,校正两点一线,上壶钮,精修壶盖……

 

 

 

 

一方小泥壶,胸怀大千世界;缕缕清茶香,舌润百味人生。一天的宜兴探访,非遗传承人们领略到了西太湖之畔悠久古朴的农耕和陶器制造历史,近千年的窑火,更需新一代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稿:张劼

供图:陈馨尔

图文编辑:墨因

审核:张帅、佳波

2018.11.07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