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正文

理论培训 | 陈华文 ·【非遗保护与传承人制度完善】

2021年04月19日 18:03


 

理论培训

 

非遗保护与传承人制度完善

 

导师简介

TUTOR |茶文化 

 

 

陈华文

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浙江师范大学非遗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等,出版著名十多种,论文一百多篇,成果获省政府一等奖及山花奖等多项。

 

 

08

11-2018

 

11月8日上午,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课堂迎来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教授,为学员进行《非遗保护与传承人制度完善》的主题分享。他呼吁大家重新思考非遗传承与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与政府协同合作,以科学地保证文化的传承。

 

 

陈教授在与学员的寒暄对话中开场,首先指明了非遗已成为我们的文化之根,是民族文化具有象征意义的灵魂。经过十多年的非遗保护实践,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18年1月,我国有人类非遗的各种名录39项,涉及141个保护支撑单位;国家级名录1372项,3154个保护单位(共四批),国家级传承人3068人(5月底,共五批)。在非遗保护方面,中国采取了多种保护方式并付诸于工作实践,如文化生态区的保护实践、生产性保护方式、传统工艺工作站等。

 

随后,陈教授分享了常用的几项非遗保护原则,如以人为本的保护原则、整体性保护原则、活态保护原则、就地保护原则、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原则。上述保护原则听起来都非常响亮,而且似乎都能明白,但真正操作起来,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如整体性的原则,究竟该如何界定?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为例,这项技艺如何才算是整体?技艺、材料、环境、文化认同等要素是否都包括?一系列发问引人深思……

 

 

接下来,陈教授又以日本和韩国为例,针对两国的传承人保护制度进行了细致讲解。日本《文化财保护法》分别对如何保护“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埋藏文化财”等,有非常详细的法律规定。而在韩国,韩国政府、社会团体、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非常重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体制、奖惩办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回归我国,传承人的制度建设与完善任重道远,从1997年出台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至201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完善传承人制度,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细化解决。

 

 

陈教授指出,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灵魂,传承人是无文字民族历史的传递者,传承人是技艺的传承者也是创造者,传承人不仅传承技艺也传播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是特殊文化延续的保证。

最后,陈教授借用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参观非遗专题展时在浙江乐清细纹刻纸传承人林邦栋大师前所说的话,作为非遗传承人重要性的概括:

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

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因此,陈华文老师再一次强调:传承人就是活着的精华、象征与结晶。迎来了学员们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

 

文稿:张劼

供图:陈馨尔

图文编辑:墨因

审核:张帅

2018.11.09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