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正文

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红茶制作技艺方向)

2021年11月29日 10:51

开班仪式

 

     2021年9月24日上午,由国家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与浙江省文化厅联合主办,浙江农林大学承办的202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班(红茶制作技艺方向)正式开班。

     来自浙江、福建、四川、安徽、云南、海南、山东等全国各地的学员参加开班仪式。学院童再康院长出席,研修班班主任张帅主持此次开班仪式。

 

 

 

     童再康院长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指出非遗研修班是为国家非遗传承与保护做重要贡献,也是促进学校与学院为社会做出贡献。他对学员们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学员们宽眼界、长能力,学有所成,成而有为。

     张帅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茶学与茶文化学院的发展历史,并指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又能推动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研修班学员们在张帅老师和班级助理的带领下游览了茗茶园,参观了茶学与茶文化学院,了解其中的各个功能空间。

 

 

 

 

     随后学员们展开轻松热烈的自我介绍,大家纷纷表示非常荣幸有机会与各位老师和学员切磋学习,交流经验。

 

 

 

中国非遗

与非遗法

 

     9月24日下午,非遗班第一节课由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梁丽君带来以《中国非遗与非遗法》为主题的课程。梁丽君副教授从西方古典主义品味缘起入手,逐一向学员们介绍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意义、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外延。

     梁丽君副教授指出:非遗是世代相传、并在适应周围环境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得到再创造的文化遗产,具有为相关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这种文化遗产是鲜活的而不是静止的。

     目前非遗保护面对保护手段单一、传承后继乏人、融入生活困难、文化土壤消失等困境,但也有文化自信回潮、高层高度重视等机遇,研培计划亦适时提出。非遗与非遗保护逐渐制度化,疫情或帮助非遗良性发展。

 

 

 

 

献茶仪式

 

 

     下午课后,学员移步茶圣陆羽塑像前,进行“茶人宣誓”仪式,誓词如下:

仰观茶圣,学高德馨。躬身垂范,其道大光。

今我茶人,恭敬致礼,惶恐奉茶,表吾衷肠。

谨记使命,奋发向上。德才兼修,发奋图强。

学业事业,务求精进。龙翔虎跃,意气昂扬。

谨立此誓,茶圣为证。昭昭之心,瑶溪同长。

     宣誓完毕,学员们双手捧茶置于胸前,向陆羽像三鞠躬,将杯中茶一饮而尽。“一杯满饮无,从此为茶奴”,一杯清茶,寓意深长,献茶仪式为的是使学员们牢记自己茶人的身份和使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茶事并非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公约》与

非遗法律政策

 

     9月25日上午,茶学与茶文化学院二楼报告厅,文旅部非遗保护专家库专家陈华文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课程——《〈公约〉与非遗法律政策》。

     陈华文教授讲座内容详实有趣,他首先指明了非遗已成为我们的文化之根,是民族文化具有象征意义的灵魂。经过十多年的非遗保护实践,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2021年7月,我国有人类非遗的各项名录42项,国家级名录1557项,3610个保护单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068人。非遗工作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非遗的产品被大众重新发现并被追捧,非遗项目由民间走向殿堂,被官方第一次纳入主流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同和评价。

 

 

 

     陈华文教授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源头与原因,深度介绍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中非遗概念的差异、《公约》的非遗类别与国家申报类别的差异,并着重讲解了各法律法规中传承人的相关条例。陈华文教授指出,《非遗法》明确了代表性传承人及条件、政府需要给予传承人的支持、传承人的义务和传承人可以退出的机制。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办法》)提出了四个“新”,分别是对代表性传承人的申请或被推荐条件提出了“新规定”,对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过程提出“新规范”,对代表性传承人管理过程中的支持、考核和评估提出了“新要求”,对代表性传承人退出制定了“新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发利用的边界

  

     下午,非遗研修班的学员们迎来了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王巨山教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边界》为主题的课程。王巨山教授从文化遗产的失衡与追求平衡、当下中国非遗保护理念、非遗的开发利用、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走向四个方面深入讲解了非遗保护理念与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理念与现状。

     王巨山教授指出,自19世纪以来,一百多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构建了完整的保护体系,从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跨界到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到无形的精神文化遗产,并且逐渐衍生出了许多新形式。当代文化遗产的范畴不仅包括历史的馈留,也涉及当下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态势。

 

 

     王巨山教授强调我们曾经熟悉的传统的生活文化逐渐被“解构”,以一种全新、开放的和多元的形式进行重新构建,形成了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新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构建是新世纪以来文化价值判断、文化选择的一个特殊“标本”。王巨山教授还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感情、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对维护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

     王巨山教授指出中国非遗保护实践在逐步完善建设后走向保护项目文化内涵建设,保护主体从项目名录为主转向传承人和社区为主体,保护行动从以上至下转向自下至上,保护理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向社会协调发展

 

 

     学员们在课堂中认真听课,积极做笔记,对课程内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老师们的讲解对今后自己在红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等方面均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并对后面的课程表示期待。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