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正文

2018-11-15 实训课程 | 李春芳· 【茶的种质资源与品种适制性】

2021年04月19日 17:53

 

 

 

 

理论培训

 

茶的种质资源与品种适制性

 

导师简介

TUTOR |茶文化 

 

 

李春芳

副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博士后;2016年7月起在浙江农林大学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BMC Genomics》《Plos One》《BMC Plant Biology》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12篇,第一作者SCI论文4篇(影响因子均大于3)。承担《茶树育种学》《茶树栽培学》等课程。

 

 

02

11-2018

2018年11月2日,201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绿茶制作技艺方向)的学员们迎来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博士后、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李春芳老师的课程——《茶的种质资源与品种适制性》。

这一课程主要围绕种质资源、品种和良种、育种方法、品质鉴定和品种的适制性以及新品种的登记等几个方面重点展开,为非遗班的学员们打开了久识却终未得其之道的种质资源大门。同时,李老师辅助学员们将这一理论与前期的考察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学员们更加切身感受到茶的种质资源差异以及其背后的形成机制,进而更加有效地鉴定茶叶品种,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个人的茶产业。

 

 

 

 

 

 

李老师以朴实通俗的语言、生动翔实的案例将茶的种质资源、品种、属性等相关专业知识讲述清楚,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们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课程中,李老师突出强调了良种的积极意义,她强调,良种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茶叶品质、增强适应性和抗性、缓解采制“洪峰”、提高采茶效率等方面均有突出价值。其间,李老师特结合茶园虫害等实际案例展开详细解说。

 

 

 

之后,李老师就良种的积极意义对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审定标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优势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进而以无性系良种各品种的发芽时间为例,提出学员们应当按照茶树新梢的发芽迟早不同来选择合理品种结构。

 

 

李老师娓娓道来,学员们则深刻学习到目前中国四大茶区的现实情况、无性系茶树良种目前的主要表现、引种驯化的工作程序、育种目标、育种途径、无性系系统选种程序与方法、品质的早期鉴定、产量鉴定、抗性鉴定等深奥知识。

 

最后,李老师茶树新品种登记制度的介绍激发出学员们在当地挖掘新的品种资源的兴趣。李老师对新品种登记展开了系统的介绍,从新品种的特征到新品种的系列检验报告,从苗木样品提交到提交地点、注意事项,带领学员们游览了新品种登记的各项程序。

一整个上午,学员们沉浸在李老师声色并茂的讲解中,课堂里只余下刷刷的书写声,茶香带着学员们在这一片叶子的路上越走越远。

 

文稿:郁吉玲

供图:陈馨尔

图文编辑:王佳波

审核:

金取、王佳波

2018.11.02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