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正文

2018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绿茶制作技艺方向)课程回顾

2021年04月20日 08:48


 

2018非遗传承

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课程回顾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金秋十月,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同启动,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农林大学承办的“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绿茶制作技艺方向)”全体师生在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茶文化学院度过了无比充实的一个月。秉承着“拓视野、增学养、强基础”的理念和希冀,依托于雄厚的师资力量,培训班在校内外多个教学点为学员们开展理论和实践课程培训。

 

Nov

11-2018

本次培训班内容丰富,师资一流。课程设置上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拓宽了学员的知识视野,在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培训理念上提倡传承与创新并重,在学习传承的过程中激励学员激发创新意识。

ZAFU

课程回顾

【第一讲】 非遗理论讲座

 

梁丽君,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何为非遗、目前非遗的发展概况、茶与非遗,旨在让学员们清楚本次国培班的目标与任务。

 

梁丽君

【第二讲】茶文化简史

 

王旭烽,浙江农林大学教授,茶文化学科带头人

 

茶文化自信;茶的物质与精神复合形态;茶复合形态的互为转换。

 

 

王旭烽

【第三讲】茶文化考古

 

周新华,文博研究馆员,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生导师

 

走进考古、茶文化遗迹考古的发现、茶文化考古的作用、茶文化考古的研究对象——穿越古今、妙趣横生的茶文化考古。

 

 

周新华

【实践考察】中国茶叶研究所·龙冠龙井实践考察

 

王卓再,首位“当代中华制茶大工匠”。

 

从茶园到茶壶,参观中国茶叶研究所的制茶室以及文化展厅,了解龙井茶炒制方式的演变、革新和传播。

 

 

王卓再

【实践考察】杭州龙冠品牌建构的全链条模式实例

 

姜爱芹,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立足于龙冠公司的品牌创建实例——品牌建构基本要素、龙冠发展历程与业务模式、龙冠品牌创建举措。

 

 

姜爱芹

【第四讲】解密茶叶感官品质

 

林杰,浙江省科技特派员,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专业负责人。

 

以茶叶的化学成分与科学性质为切入点,围绕茶的香气、涩味、色泽、感官品质、形成机理等方面展开关于茶的论述。

 

【与非遗传承人对话】西湖龙井茶追寻

 

戚国伟,龙井村戚氏茶业传人之一。

 

对话非遗传承人戚国伟先生,造访西湖龙井狮峰山炒茶中心、十八棵御茶树以及龙井茶室。

 

戚国伟

 

10月22日,由苏祝成教授带队,非遗班学员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实践课程——龙井茶炒制实训课程。本次实训课程旨在让学员亲身体验和感受茶叶从一片绿油油的叶子转化为杯中那一片淡香与甘甜的过程,熟识传统手工龙井茶炒制工艺,将一个星期以来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之中,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使得每一个学员对制茶原理有一个自我认知与感悟。

【实践课程】龙井茶炒制实训·1

 

嵊州,新昌

非遗班学员们整装前往嵊州茶叶城以及位于新昌的中国茶市,开始新一天的考察、调研、学习、交流。这一天学员们走出课堂,走出制茶中心,与茶叶经销商、生产商交流,调研了解近几年茶叶产地市场的变化,进而把握茶叶发展的趋势,更精准定位茶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实践课程】龙井茶炒制实训·2

 

【第五讲】国家非遗名茶品评

 

苏祝成,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茶文化专业教授。

 

茶叶审评的五项目八因子——外形(形状、嫩度、色泽、整碎和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

 

 

苏祝成

【第六讲】茶叶标准化

 

鲁成银,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标准的定义,为什么要制定标准,标准的分级、关系与性质,茶叶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其他相关标准,国际组织标准以及部分茶叶产品标准介绍与品质简评。

 

鲁成银

【第七讲】饮茶健康的机理

 

王岳飞,博士、教授、博导,国家一级评茶师。

 

围绕中国茶产业、茶保健作用及其机理、茶之起源和影响、科学饮茶等四个方面的讲座。

 

王岳飞

【第八讲】龙井茶原产地域与地理标志

 

陆德彪,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龙井茶品牌管理办公室主任。

 

围绕龙井茶渊源、产地与产区、龙井茶质量标准和龙井茶管理等四个主题,陆老师结合龙井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从原产地域保护与地理标志着手,详细分析了龙井茶的发源、传承与发展。

 

陆德彪

 

苏州西洞庭山

10月27日,非遗班学员们来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西洞庭山,开始为期两天的碧螺春实训课程。参观天王坞茶场,进行苏州碧螺春手工炒制技艺实训课程。

 

【实践课程】碧螺春炒制实训

 

杭州余杭径山寺

10月26日,非遗班成员们造访日本茶道祖庭——径山寺,聆听戒兴法师讲述禅茶文化,探寻“茶禅一味”的奥秘。何谓禅茶?法师言:“禅”是心悟,“茶清规”是灵芽.

 

【实践考察】天下径山·茶禅一味

【第九讲】如何进行品牌化营销

 

沈学政,浙江大学硕士,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副教授。

 

剖析、梳理4个品牌化营销关键词——目标市场、品牌差异点(USP)、品牌形象、跨界—异业运营。

 

沈学政

【第十讲】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与产业实践

 

张士康,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文化传播、市场运作、工艺装备、标准体系、产品设计——全价利用、跨界开发。

 

张士康

【实践课程】绿茶冲泡·茶艺之道

 

包小慧,浙江农林林大学茶文化艺术教研室负责人。

 

泡一杯茶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冲水,而是注入自己态度的文化仪式。

 

包小慧

【第十一讲】茶疗概论

 

茶疗是指以茶为单方或者搭配其他中药组成复方,通过内服或外用,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疗疾。具有实效性、安全性、享受性及便捷性四大优点。

 

 

王旭烽

【第十二讲】制茶技术发展与茶类演变

 

姚国坤,研究员、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寻思古今,与休闲化相结合;求知探奇,促进旅游文化发展;寻根探源,承传祖国文化遗产;提升品位,拉动茶叶多样消费。

 

 

 

 

姚国坤

【第十三讲】浙江茶业管理实践与发展思路

 

罗列万,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推广研究员。

 

浙江茶产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在于建设生态茶园、推进“机器换人”、培育主导品牌、壮大龙头实力、抓好平台建设、提升标准化水平、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七个方面。

 

 

 

罗列万

【第十四讲】茶园绿色管理

 

肖强,研究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茶园绿色管理三板斧——“减药减肥”“生态保护”“质量安全”。

 

肖强

【第十五讲】茶的种质资源与品种适制性

 

李春芳,副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博士。

 

围绕种质资源、品种和良种、育种方法、品质鉴定和品种的适制性以及新品种的登记等几个方面重点展开,为非遗班的学员们打开了久识却终未得其之道的种质资源大门。

 

李春芳

【第十六讲】绿茶技艺的培训攻略

 

周智修,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从中国茶及茶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传承与推广的内容、如何推广等三个方面展开了系统论述,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周智修

【实践考察】龙坞茶镇与九曲红梅基地考察

 

冯赞玉,省级九曲红梅制作技艺传承人。

 

体验九曲红梅的历史、制作技艺以及等级的评定标准,体验“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独特魅力。

 

 

冯赞玉

【实践课程】龙井茶制作实训样感官品质与工艺分析

 

香气、滋味、汤色——嵊州龙井和苏州碧螺春审评。

 

 

苏祝成

【第十七讲】日本茶非遗浅析 

关建平,副研究员,浙江农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茶文化)专业负责人。

 

介绍了饮茶大国日本如何传承发展非遗,让学员们以此为鉴,真正了解作为传承人应该如何开展非遗传承工作。

 

 

 

关剑平

【第十八讲】茶具基础与案例赏析———多样的茶与器

 

黄韩丹,浙江大学茶学硕士,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讲师。

 

中国历代茶具及饮茶方式、宜兴的紫砂、景德镇的青花与彩瓷——一场别开生面的茶器具视觉盛宴。

 

黄韩丹

【第十九讲】茶俗与非遗

 

马莉,广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讲师。

 

茶作为民俗礼仪的使者,千百年传承下来。它既可以成为国家间的礼仪,又可以渗透到各民族与民族的交流,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仪习俗。

 

 

马莉

【第二十讲】非遗茶企的营销体系构建

 

李文杰,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讲师

 

围绕企业战略、产品体系与策略、市场竞争策略、客户关系与精准营销、健全的促销体系、茶叶销售风险控制、深挖茶文化资源与做文化型茶业公司七个角度,带来了一场与茶企营销切实相关的精彩分享。

 

李文杰

【第二十一讲】《茶经》与陆羽身世

 

李勤璞,苏州大学文学学士,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法学博士,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教授。

 

弃儿、方外、士族——陆羽的社会身份與中世贵族饮茶礼仪的完成。

 

李勤璞

 

三万顷太湖包孕吴越春秋,七千年陶都铸就紫砂人文。10月7日,非遗班来到江苏宜兴,参观龙窑、中国紫砂博物馆和宜兴陶瓷博物馆,对话非遗传承人毛国强大师,亲手制作紫砂壶,探访中国陶都和紫砂之城的历史与传承。

 

 

 

周薇平

 

宜兴市周薇平茶文化工作室创办人

 

【实践课程】宜兴探访

 

11月6日,非遗班学员们到访湖州长兴,先后参观考察了大唐贡茶院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紫笋茶古法制作技艺,品千年贡茶,梦回大唐盛世,赏顾渚风情,感悟茶香怡情。

 

 

 

郑福年

 

 

 “紫笋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对话非遗传承人】顾渚紫笋实地探访

【第二十二讲】非遗保护与传承人制度完善

 

陈华文,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

 

呼吁大家重新思考非遗传承与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与政府协同合作,以科学地保证文化的传承。

 

陈华文

【第二十三讲】传统工艺振兴之路--说品味

 

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系主任。

 

保护非遗并非仅仅为了留住历史,而是为了使其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和民族审美、民族情感长久地延续下去。11月8日下午,陈岸瑛教授作客非遗传承课堂,从传统工艺振兴谈到对“品味”问题的种种思考。

 

陈岸瑛

 

11月10日,在苏祝成教授的陪同下,非遗传承学员们再度出发,进行本次研培的最后一站考察,目的地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羊岩勾青的原产地临海市羊岩山。听取朱朝安先生“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羊岩茶产业发展”的主题讲座,参观制茶车间,游览茶园。

 

【实践课程】江南第一勾青茶实地探访

 

11月11日下午,在茶园拥簇、风景秀丽的羊岩山庄,以学习感悟和论文摘要为题,本次非遗研培班的全体学员在苏祝成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交流讨论会,表达对于本次非遗研培班主办和承办单位以及所有授课教师和全体工作人员的感恩之情,精心设计安排的课程和讲解、无微不至的生活关照,真正做到了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此外,也都谈及本次研培课程对于自己的启发的思考,受益匪浅。

 

     【交流讨论会】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探访天台山华顶茶园和旭日茶业济公佛茶生产基地,云雾茶香中探讨传统制茶工艺在新时代的发展新思路。

 

【实践课程】探访华顶茶园·轻啜饮济公佛茶

 

     【结业典礼】非遗展呈暨结业典礼

11月13日下午,非遗展呈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绿茶制作技艺方向)结业典礼在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楼举行。经过一上午的准备,学员们分别交出了倾注自己心血的“作业”——茶席呈现,并由王旭烽教授审评。长达两小时的展呈审评考试过后,王旭烽教授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文稿:张劼

供图:陈馨尔

   图文编辑:

墨因 佳波

审核:金取

2018.11.20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