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正文

2017-1-24有关白茶的非遗——福鼎白茶的特色

2021年04月20日 08:55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是福鼎茶农在漫长的白茶制作历史过程中,总结创造出福鼎白茶的独特制作工艺,一直传承完善至今。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中,“福鼎白茶”作为第八类传统技艺——白茶制作技艺唯一代表,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1月,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梅相靖入选。

然而,直到今天,对于福建省之外很多爱饮茶的人来说,对白茶仍然知之甚少,甚至可能会与安吉白茶、宁波白茶等同,这两者是浙江省所产绿茶,另外还容易混淆的有湖南君山银针,属烘青绿茶或黄茶类,广西凌云白毫,则系炒青绿茶。

 

 

 

 

白茶如此不为人知的原因何在?

 

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白茶以往以外销为主,是福建省的一种特种外销茶类。因为白茶中的“银针”最为珍贵,除饮用外尚可药用,因其性清凉,能退热、降火,可治麻疹,华侨多珍视之。白茶主销香港、东南亚等地,欧洲等国也有少量需求;国内有所闻反倒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了。

其二,白茶以标志性面貌问世的时间短暂;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将福鼎1796年创制银针作为白茶起源的标志,认为“白茶制造的历史较其他茶类为短”。

然而,与其他茶类相较,白茶的历史与境况乃至制作技艺,都显得别具一格,甚至颇有争议,笔者归纳其特点如下:

 

一、最古老、又最年轻的茶

 

白茶有其传说:

茶学界对白茶起源问题一直有争议。

孙威江教授归纳为“远古说、唐朝说、明朝说、清朝说”。

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则认为1796年创制福鼎银针的研制问世才是白茶起源的标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茶制造的历史确实较其他茶类短很多。

 

然而在福鼎民间,多流传太姥娘娘与白茶的传说。甚至认为神农中毒遇荼而解,此荼当为白茶。

 

 

据传说,尧帝时太姥山古名才山,有乐善好施的女长者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的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载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

到汉武帝时,派遣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

 

因白茶制作之法为自然晾青的茶叶“萎凋”, 故白茶又经常被称为“日晒茶”,这也是中国古老的制草药方法。

有人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此荼当为白茶,或言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是白茶而不是绿茶。

实质上,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其实完全不用争论,只不过从侧面反映出白茶工艺是最简单、最接近原始的的制作技艺。

 

有文献可佐:

古代先民有意识将鲜茶晒干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做法应不晚于周朝,周朝还专设24名茶官“掌以时聚茶”。

陈椽教授认为“如现时制白茶,可以说是制茶起源时期”,杨文辉教授也认为与现今的白茶制法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属于白茶制法的范畴”,并推断出“中国茶叶生产史上的最早发明是白茶”。

古人用晒干方式制成的茶,我们不妨称为古白茶”。

至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公元780年)上引录道:“永嘉(温州)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此即福鼎太姥山。

茶如其名,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修长如针而得名。 陈椽《茶业通史》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

明朝的田艺蘅曾有幸喝到古法白茶,在《煮泉小品》中赞道:“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生晒茶沦之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白毫银针

 

有考古实物可证:

1957年福建茶树良种普查时,发现从太姥山区有野生古茶树群落的存在,

而且传说中太姥娘娘修炼并得道升天的地方有绿雪芽古茶树,

福鼎大白茶、大毫茶也是从太姥山中移植出去的,

这些都充分说明太姥山先民们可能早就发现茶的功效并使用之

 

太姥山区民间自古就有将晒干的茶芽(即针茶”)收藏,用于治疗麻疹的验方,进一步说明茶最初是作为药用的

可见远古时代,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太姥山先民同以炎帝神农为代表中原古人类一样,发现茶并用茶治病。

 

2009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曾经创建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吕氏家族墓的发掘中,发现了距今一千多年前的茶叶。

据专家考证,这些千年以前的茶叶是茶叶中极其稀有的极品白茶。且此白茶应产自福建。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极品白茶概当来自福鼎的“白毫银针”

 

 

二、早期以海外出口为主的茶

 

民国卓剑舟著《太姥山全志》时考证:“绿雪芽,今呼白毫。香色俱绝,而犹以鸿雪洞产者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国外,价与金埒”。

清朝后期,国内外红茶市场风云突变,竞争异常激烈。

1860年前后,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红茶虽然仍然是主要输出国,但老大位置已然岌岌可危。

1893年英国红茶的市场份额已有一半被印度、锡兰占有;而国内到1875年祁红茶一经问世,迅速挤占了闽红茶的市场。

此时的福鼎茶商,决定另辟蹊径,改做白茶出口,并将缓慢的制作工序改进为更适合商业化生产的现代白茶加工工艺。从此白毫银针作为白茶标识出现并投入商业化生产。

白毫银针产量非常稀少,因而价格昂贵,同红茶拼配出口,欧美人士饮红茶时加入少许白毫银针用来增加美感、提高档次。

白毫银针渐渐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之后,白牡丹及其他大众化白茶陆续开发出来,但白茶产量仍少,故一直作为特种茶专供出口长达百余年。

 

 

白毫银针

 

白牡丹饼

 

白牡丹散茶

 

老寿眉

 

 

三、最晚为国人所知的茶

 

尽管说白茶在远古时期就以出现在森林荒野,百年来远渡重洋。然而为世人所知,也不过是近十来年的时间。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和白茶大面积扩产,珍贵的白茶才开始回归国内市场,“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于远古,寂寂千年,重盛当世”,当可描述福鼎白茶的起源与传承。

 

 

 

四、最据原始技艺的茶

 

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有萎凋初焙复焙等主要传统工序。

看似简单,其实风险大,天热变红,天冷变黑”,而且很占空间,无法机械操作。表面上看加工工艺十分简单,其内在加工制选的技术要领却不易掌握,特别是要制出好茶,比其它茶类更为困难。

 

以白毫银针为例,制作工艺对鲜叶来源、阳光强弱和晾晒时间要求非常严格。

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传统采摘方法有十不采”的约束,对其品质要求非常考究。

 

 

制作中关键在于萎凋

白毫银针以自然萎凋的品质最佳。

萎凋过程是茶叶内含物发生活跃变化的过程,是形成白茶色、香、味的关键,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精雕细琢,才可制出上品“银针”。

传统制法是采下新鲜芽叶晾晒至干,不炒不揉,使茶芽自然缓慢地变化,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鲜叶中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形成白茶芽叶完整、密披白毫、色泽银绿、毫香显著、滋味鲜爽” 的特殊品质风格。

 

 

图文编辑/郑欣

 

2017-1-6绿茶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与传承理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一旦出现断层,实质上传统遗产的意义就会荡然无存。

传承人存在的意义在于将全程手工技艺保持并得以发扬,在传承和保护先人的技艺和文化的同时,还须做到“旧中有新、新中有根”。这就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达到的状态和要求。

就制茶技艺而言,茶叶讲究火候,讲究慢工出细活。在讲究效率的当下,非遗传人自身都表示担忧,确实后继乏人。年青一代肯一心追随传承的非常之少,有的即便肯,技术上的差异,也将导致传承的荒腔走板。

如何传承,如何做到“旧中有新、新中有根”,不仅是传承人自身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当前为何文化部与各大高校积极参与非遗项目的原因。

所幸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个国家级绿茶技艺传承人,在此方面都做了相当的努力。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色,并且,对于传承,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绝活。

例如杨继昌经常在外指导,街道办事处、茶叶博物馆等地都是他授课场所;

胡招余自己招收徒弟;

比较有想法的是谢四十方继凡,前者最早开建茶叶博物馆,拥有全新的传承理念,后者将传承理念扩充到他的产业当中。

 

二、绿茶的国家级非遗传人与传承理念

 

1、西湖龙井国家级非遗传人——杨继昌

 

杨继昌,国家级传承人。

1941年,杨继昌炒了一辈子的西湖龙井。

他的双手,长年接触高温留下的厚实茧子,还有皮肤被烫焦后留下的印痕。

他说西湖龙井茶炒制工艺难度很高,又是苦差事,学艺时间,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当今的年轻人多没有耐心来学了。

这反应了西湖龙井炒制技术的传承面临危机。

 

 

2、婺州举岩国家级非遗传人——胡招余

 

说胡招余是婺州举岩茶的历史守望者应该名副其实。

胡招余家族中数代人都从事婺州举岩茶的手工制作。

从清代(1783年)高祖父胡兴盛到民国(1940年)父亲胡昌林,已有158年制作“婺州举岩”茶的历史。

在胡招余的印象中,自己的童年就是在弥漫着茶香的环境中渡过的。

以前茶山属于集体所有,制茶则由小队包干,他父亲就是其中一位制茶人。

耳濡目染之下,胡招余深感做茶的艰辛,对茶叶更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因从小勤奋好学、不怕艰苦,胡招余跟随大哥胡招福学习婺州举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从此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婺州举岩”茶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

在制作过程中,焙炒为关键工序,以焙为主,炒焙结合。

做过形状”的茶叶:

外形茶条紧结蟠曲,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白交辉。

现代婺州举岩茶还加进了新的工艺。但即便如此,整个村庄老一辈的做茶人也只有四五个了。胡招余表示极为担忧。

 

胡招余的传承理念:

所以现在,胡招余平时除了管好自己一亩左右的茶林外,还多了一项工作,收了一批“徒弟”

只要有空,胡招余就会到离家不远的婺州举岩茶场转转,和这里的工作人员交流传统的制茶技艺。共同实践、研究如何使“婺州举岩”茶能够在萃取传统工艺优势的同时,加以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机械,制作出工艺更加精良,口味更为纯正的“中华文化名茶”来。

 

3、黄山毛峰国家级非遗传人——谢四十

 

1956年10月出生,谢氏嫡传49代传人,黄山光明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于2009年6月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称号。

这在黄山毛峰茶制作工艺领域尚属第一人,是黄山毛峰第一人

他创办的黄山光明茶业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和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老谢家茶“千秋泉”牌黄山毛峰是安徽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

 

谢四十从事茶叶加工已近四十年。

他从幼年起就受祖辈制作黄山毛峰技艺的熏陶,对黄山毛峰茶一往情深。

为了传承黄山毛峰技艺,高中毕业的他就认真向父辈学习并逐渐掌握了传统的黄山毛峰茶园管理和制作技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感到对黄山毛峰制作技艺的继承和创新责任重大,全力做好“老谢家茶”原生态茶基地保护和黄山毛峰传统制作工艺发扬光大两项工作,不断提升黄山原生态茶的品牌形象。

 

 

谢四十的传承理念:

1、早在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前,谢四十就开始注意到传承的问题,1987年开办茶厂之后,有一批工人一直跟着他学习制茶工艺,这批老职工如今早已带了新徒弟,让更多的人掌握制茶工艺。

2、作为徽茶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谢四十十几年前,就有了建造博物馆的想法。在黄山市,有150多万的人口,其中有70多万茶农,茶园面积有70多万亩,人均一亩茶叶,茶文化底蕴深厚。

“其实,徽茶还有好多种,比如猴魁、祁红、屯绿等等,我代表的是黄山毛峰。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它在制作过程中的传统技艺,如果不加以保护,就很有可能会消失。”

由于世代做茶,谢家祖传下来不少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机具、茶具以及图片、文字资料等,2012年4月建成,投资3800万元,整个博物馆面积30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展陈的茶史资料与文物2000多件。

静态的实物展示始终无法生动展示黄山毛峰的制作工艺,谢四十的茶文化博物馆,一整套黄山毛峰制作工具就摆放在品茶大厅。现场展示并制作,既是博物馆,又是加工坊。

 

4、太平猴魁国家级非遗传人——方继凡

 

方继凡,1965年生,世代祖居中国十大名茶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区(创始地)——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猴村(猴坑),他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对太平猴魁茶有着深厚的真挚情感。

方继凡创业比较早,1992年就开始创办黄山区新明猴村茶场,开始经营太平猴魁茶。

2001年,率先在黄山区注册太平猴魁茶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猴坑”牌专用商标。

2006年方继凡在猴村茶场的基础上,注册成立“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

 

方继凡2011年1月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平猴魁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确认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平猴魁制作技艺。他的主要工作成绩有:

修建太平猴魁博物馆“猴坑茶文化楼”;

建设龙门东坑太平猴魁手工技艺示范基地;

编制和两度修订太平猴魁国家标准;

编制太平猴魁工艺规程安徽省地方标准;

“太平猴魁制作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编制出版太平猴魁制作技艺连环画《猴坑传奇》;

精心策划太平猴魁核心产区的保护工作等。

方继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叶拼配和提香工艺,使“六百里”猴魁茶的香型、香味比其他品牌略高一筹。

 

方继凡的传承理念:

1、依托公司,带动广大茶户方继凡在太平猴魁核心产区建有太平猴魁有机茶示范基地400余亩、标准化加工厂两座,吸纳数十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公司就业。

2、珍视产品,重点保护核心产区;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是国家级生态保护村、是太平猴魁专业村,全村1400多人以茶为生。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

3、各种渠道宣传猴魁;方继凡在非遗传人中,属于年青一代,他的思路因此非常活跃;为提高太平猴魁的知名度,方继凡不惜重金,先后支付数百万元,积极参与国内外各项茶事活动,运用网络、媒体和报刊、杂志的力量,太平猴魁品牌的崛起,与他的努力息息相关。

 

5、六安瓜片国家级非遗传人——储昭伟

 

储昭伟,1966年生,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六安市裕安区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从小生活在茶区,一边读书,一边跟随祖父、叔父及亲友从事六安瓜片生产制作,自身热爱和亲友面提耳授,得以吸取六安瓜片传统制作工艺精髓。

作为六安瓜片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他多年来从事六安瓜片茶的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从制定六安瓜片茶标准入手,推广茶传统制作工艺,使六安瓜片生产时限专业化、标准化、批量化。

 

传承的缺失:然而六安瓜片的传统制作技艺如今面临着传承危机。

机械化制茶逐渐替代手工,将再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传统的制茶技艺。

炒茶师的年龄偏大,且后继无人的情况愈加严重。以前,在六安市的茶区几乎家家都有炒茶室,每村都有炒茶能手。现在,技艺高超的炒茶师几乎都已年过半百。传统的制作工艺全凭炒茶人的一双手,手可以感觉炒锅和烘笼的温度,机械化制茶之后,如果没有年轻人去学,去传承,传统的靠手去判断温度的技艺就要逐渐失传了。

储昭伟,作为六安瓜片制作技艺目前惟一的国家级传承人,他表示,“身上的担子太重了。要传承发展一个濒临失传的技艺,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行了”。

下期:白茶非遗

图文编辑/郑欣

 

2016-12-22绿茶的联合申遗(一)

一、联合申遗的趋势

 

在中国已经申报成功或已被列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录的项目中,出现三种“联合申遗”的类型:

一是逐步扩展型,如明清皇家陵寝、明清皇宫两个系列,它们都是首先有一个或几个项目先行申报成功,然后再分年度逐步扩展;

二是多项一次型,如中国丹霞、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两个系列,它们都是多个遗产地同时一次性联合申报,有人把这种做法称之为“一次打包”申遗;

三是跨国联合型,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木卡姆”以及正在申报中的“丝绸之路”等项目,后者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今后可能还有其他国家陆续加入该项目的联合申遗行列。

 

“联合申遗”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做法,“世界遗产名录”上的一些“文化线路”遗产也是“联合申遗”项目,如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乳香之路、纪伊山脉的圣地和朝圣之路等;还有法国和比利时的钟楼“联合申遗”项目:奥地利、法国、德国、瑞士等6国联合申报的阿尔卑斯山周围史前湖岸木桩建筑(史前湖居建筑)等。

但是,不能不看到,中国与这些国家相比,在“联合申遗”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如项目之多、涉及之广都是欧洲国家或其他地区的国家所罕见的,其原因并非中国要刻意为之,而是与中国作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和大国的特点直接相关。

 

中国的联合申遗项目既有史前文化遗址群,也有历史时期的城墙联合群体;既有古代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有明清以来的村寨聚落或古镇体系;既有在我国境内广泛存在的传统白酒作坊群,也有跨国性质的丝路廊道遗产。或者说,既有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

但无论是哪类“联合申遗”项目,其包含的多个遗产点在项目内涵、时间、空间分布等方面都存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即它们在性质上属于不可分割的同一个文化生命体,而不是随意组织拼凑的混合“打包”体,每一个“联合申遗”的项目体系都真实地反映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在时、空、结构上的彼此关联性、发展有机性和内在统一性,它们也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持续发展性。

在这样的理念下,近些年国内的联合申遗或者说打包申遗的方式越来越多。未来我们是否也可考虑中国茶文化的整体申遗,采用何种方式,运用何种理念,都将是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二、绿茶的联合申遗

 

绿茶是否算联合申遗?

如果从类别来说,当然没有。但如果从地区地域性来说,它们分处于不同省份和地域。

“联合申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极其困难。每个“联合申遗”项目体系的具体地点都分布在不同省份或地区,涉及到诸多城市或乡村,每个地区的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要它们步调一致地协调行动,需要做出极其艰苦的努力和异常复杂的组织工作,需要形成高度统一的认识,让多个遗产地的不同部门能够齐头并进,在遗产本体保护、环境改善、科学研究、文本撰著、保护规划编制及落实、社会参与等各方面形成合力。

也可以说,每个“联合申遗”项目的成功,都是对所有涉及地区和城市的重大挑战,也是从多方面展现了各地区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三、Ⅷ-148非遗绿茶之历史渊源

 

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我国多个茶类的制作技艺榜上有名,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的制作技艺。其中编号Ⅷ-148为绿茶制作技艺,囊括西湖龙井、婺州举岩、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

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曾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龙井茶属于绿茶扁炒青的一种,扁炒青品质特点是形状扁平光滑,又因产地和制法不同,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这其中,又有细微区别:狮峰所产为最,以其色泽黄嫩,高香持久的特点被誉为“龙井之巅”;龙井村所产茶叶肥嫩,芽峰显露,茶味较浓;梅家坞所产做工精细,色泽翠绿,形如金钉,扁平光滑,汤色碧绿,口味鲜爽。

 

茶圣陆羽,在其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即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北宋时期,西湖群山生产的“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史载为贡茶。

元代,龙井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明代时龙井茶已被列为中国之名茶。

明代黄一正收录的名茶录及江南才子徐文长辑录的全国名茶中,都有龙井茶。

清代,因乾隆与"御茶"的传说,令龙井茶身价大振,名扬天下。民国期间,龙井茶更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龙井茶被列为国家外交礼品茶。茶区人民在政府的关怀下,改旧式柴锅为电锅,选育新的龙井茶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栽培采制技术,建立龙井茶分级质量标准,使龙井茶生产走上了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2009年,作为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活动之一的首届"全民饮茶日"活动,于4月20日(谷雨日)启动仪式在涌金广场举行,至此每年均有进行。

活动由杭州市委市政府与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茶人协会等8家"国字号"茶机构联合主办,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承办。专家们呼吁,通过"全民饮茶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爱上饮茶,"使饮茶真正成为国饮"。

 

 

婺州举岩

 

婺州举岩,又称金华举岩,属半烘炒绿茶,产于浙江金华北山村一带。产地峰石奇异,巨岩耸立,此石犹如仙人所举,因而此处所产之茶名曰“举岩茶”。 五代时期毛文锡所著的《茶谱》中即有"婺州有举岩茶,其片甚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之记载。因而古时又称婺州碧乳茶

举岩茶品质特征为:外形茶条紧直略扁,茸毫依稀可见,色泽银白交辉;香气清香持久,具有花粉芬芳香味,滋味鲜醇甘美;汤色嫩绿清亮,叶底嫩绿匀整。

该茶闻名于宋,兴盛于明,并被列为贡品,至清道光年间仍有进贡。清代末叶濒临失传。

 

 

 

20世纪70年代,科技人员根据历史记载,对举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挖掘,加强对老茶园的改造和新茶园的培植,经过精心培植,举岩茶终于获得重生。1981年全国供销系统名茶评比会上,举岩、龙井、紫笋、莫干黄芽同被列为浙江省四大名茶。1989年有茶园2300多亩,产茶1.35吨。

2006年,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通过注资受让商标,组建专家队伍对这只古茶的制作技艺进行挖掘,成功恢复生产,并成功申报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至联合申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每年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黄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

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明代的黄山茶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提高,品种也日益增多,黄山毛峰茶的雏形也基本形成。

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始用黄山毛峰之名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只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1875年试创黄山毛峰,始入上海,英商品尝称好,当即名扬上海,后来"谢裕大茶号"上批量加工洋庄及少量黄山毛峰出口,享有"名震欧洲四、五载"之雀,当黄山毛峰运往关东(东北营口),时称奉庄"谢裕大茶行"销售,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然后销向华北,遂名扬天下。

1982年开始,国务院批准成立黄山市,并将歙县的黄山公社划归黄山市。1985年歙县茶叶公司在收购特级黄山毛峰时,提出以富溪乡充头源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质量为标准。黄山毛峰的标准与制作等级更加等级化与标准化。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虽然与黄山毛峰同属于一个区域,但两者的各具特色。亦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

太平猴魁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清咸丰(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在麻川河畔的山中开出一块茶园,生产出这种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六百里猴魁由于自郑守庆先生亲自传承,一直以来都代表着太平猴魁的最高水准。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

清光绪后期,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人称王老二),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特别精于茶叶加工,且思路敏捷,由此受到启发,认为与其在成茶后挑选,不如在采鲜叶时就开始精挑细制好,遂即在海拔750米的凤凰尖一个叫泼水凼的高山茶园内精心选出又壮又挺的一芽二叶,经精心制作,制出的干茶规格好,质量高,称为“王老二魁尖”。由于该茶的品质位于尖茶的魁首,首创人又名叫魁成,产于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故此茶称为“太平猴魁”。

 

1915年,在太平商会刘敬之和苏锡岱的举荐下,徽州方南山远赴重洋携猴魁茶叶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猴魁茶叶以其独特的品质获得一等金质奖章。虽然从此太平猴魁走出国门。但其之后的发展渐渐低迷。猴魁茶大的飞跃在2006年, “太平猴魁”地理标志注册之后,猴魁茶叶的品质、产区均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并制定了管理的办法和章程,太平猴魁的生产、制作、销售非常规范,猴魁茶叶的优良品质因此得以保障。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同样为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明始称"六安瓜片",清为朝廷贡茶。六安史志有载,清代乾隆年间著名文人袁枚在所著《随园食单》列其为名品,当地人流传"齐山云雾,东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达金盆照月、北连水晶庵"的说法。六安瓜片原产地在齐头山周围山区,清朝列为名品入贡,并畅销江淮之间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京津地区,曾远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市场。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外形最大的特点是: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同以上绿茶一样,六安瓜片荣获殊荣无数:1982年、1986年分别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其后1995年获"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奖和"中国国际茶文化、茶产品推荐奖"。1999年经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测评为国际茶叶界质量最高等级"国际先进水平"、并于同年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同时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2001年中国(芜湖)茶博会上荣获"茶王"殊荣。2008年,六安瓜片已经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0年,六安瓜片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

 

(未完待续:下一集:绿茶传承人

 

编辑:郑欣

责任编辑:叶佳晨

审核:潘城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