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正文

2016-12-3非遗与茶系列四——934Ⅷ-151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

2021年04月20日 09:04

 

  

 

 

 

《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对普洱茶的定义为:

“历史上的普洱茶,泛指原思茅地区生产的,集中于普洱茶府所在地销售,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晒青毛茶,以及用其压制成的紧压茶。”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普洱茶标准》将普洱茶定义为: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到二十世纪末,国内及海外华人对普洱茶超乎异常的热度,使得普洱茶曾经千金难易,在茶界舞台上浓墨重彩的表现,是其后面众多茶人专家孜孜不倦的努力才得以达到的。

我们今天说起的茶文化非遗,与普洱茶人谱专家们的共同支持与努力分不开的。如张宏达、邱辉、张顺高、张毅、卢国龄、邹炳良、邹家驹、张宝三、苏芳华、李文华、曾云荣、周红杰等等等等。

他们中,随便提及某位,都是赫赫战功。如邹炳良先生,他是熟茶之父,大益牌创始人,是用渥堆方法生产普洱茶最早的探索者、实验者、研究者之一。

首届中国普洱茶商务大会上,普洱茶人工发酵发明人吴启英、邹炳良共同获得了“中国普洱茶终生成就大师荣誉称号”;邹炳良领导的云南海湾茶叶有限公司还获得了优秀企业奖。

邹炳良先生和卢国龄女士在1984年至1996年勐海茶厂工作期间配制出来的优良普洱茶产品有7542七子饼、7572七子饼、7532七子饼、8582七子饼、7262七子饼等,都是普洱茶爱好者捧追茶品。

 

曾云荣先生“一生事茶终不倦”,从事茶叶科技推广、研究达47年,茶叶科技推广研究员、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客座教授、韩国韩瑞大学首席客座教授,历任云南茶业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州茶协会常务副会长等,先后获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杰”等荣誉。

名誉于他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自1961年起至今,为古老茶乡勐海茶叶产业发展和普洱茶产业复兴辛勤奋斗,成果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组织建立茶叶技术辅导站、茶叶技术推广站、茶叶生产示范站、茶树良种繁育场,设计组织实施“茶樟间作”、“茶树丰产栽培”、“茶园综合技术栽培试验示范”、“无性系良种茶园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并获得成功,为勐海优质茶叶基地建设和茶业复兴奠定了基础。

曾云荣

对普洱茶做出重大贡献的到目前至少有百名优秀茶人专家,如上所说的普洱茶人谱,正是他们的努力让普洱茶得以惠益于海内外华人,让普洱茶重新展示其巨大的魅力。究于本文的目的性只在于述介国家非遗项目的相关情况,只能在此方寸之间展示普洱茶的沧海一粟了。

2008年,云南省宁洱县普洱茶贡茶与勐海县大益茶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和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较有意思的是,普洱茶的传承分别为个人与集体:普洱贡茶非遗传承因承袭脉络清晰且制作技艺与古法最为接近,李兴昌当选为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而“大益茶制作技艺”是以集体即生产企业品牌直接命名进入非遗项目,并且,大益茶制作技艺是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大茶类代表中,唯一一个以团体名义入选的。

 

普洱贡茶

 

大益茶

 

一、历史沿革

 

花开两朵。从明确历史记载而言,普洱贡茶的追溯线索十分了然。

普洱茶进贡皇室大约可以追溯到明代,但其辉煌巅峰当在雍正时期。

雍正七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县(今宁洱镇)建立了贡茶厂,选取最好的普洱茶箐,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进贡皇室作为贡茶。雍正皇帝在品尝之后对普洱茶赞不绝口,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普洱茶被正式列入贡茶案。

古六大茶山的繁荣至此拉开序幕。

 

清代总督府原址

 

普洱金瓜贡茶

普洱茶最辉煌的贡茶时期大致分为2个阶段:

倚邦为贡茶核心产区的时期

易武为贡茶核心产区的时期

雍正乾隆早期以倚邦为主,当时清廷在推行一种名为改土归流”的政策,政策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同时削弱当地土司的权利,完成中央集权。

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拒不执行的土司发动了叛乱,出现了“火烧倚邦茶山”的情况。等待清廷平定之后,倚邦茶山已经很难恢复,因此普洱贡茶的产地转移至易武地区,茶马古道也在此时开始繁荣。品质优良,运输困难成为当时普洱茶的标签,普洱贡茶的地位愈加显贵。

到了咸丰年间,更是与鹿茸、人参一道被成为“宫中三宝”。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

 

 

 

到了乾隆年间,清朝的统治达到巅峰,普洱茶贸易也进入最辉煌时期。每年农历2月,朝廷会专门派遣10万人左右的“贡生”团队去督办普洱茶,同时颁布法令,在皇家贡品采办完之前,私人不允许采茶收茶。除了皇族内部人员,其他人想要得到普洱贡茶只有通过皇帝赏赐这个途径,当时民间普洱贡茶的价值堪超黄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道光末年。

这是普洱茶的辉煌历史,也是八十年代以来普洱茶之所以仍然被热衷的原因之一。接下来的,当代普洱贡茶的传承人李兴昌与其制茶技艺,应该可以用故事来表述。

 

 

   李兴昌

 

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云南一带的古茶树几乎被砍伐殆尽,困鹿山古茶园因地处偏僻得以幸存。出于对普洱茶难以割舍的感情,1987年,李兴昌的母亲力排众议花800元买下了困鹿山上百亩古茶园的经营权。从那时起李兴昌就遵照母亲的叮嘱,管好自家茶园,世代相传的做茶手艺不能荒废。这促使李兴昌有条件继续普洱制作。

另一方面,从谱系而言,李兴昌续接了家族作坊(以家庭或师徒关系来沿系)的链条。作为贡茶工艺的第八代传人,普洱贡茶皇家古茶园主人。2004年创建了第一个以普洱贡茶工艺生产茶产品的“普洱困鹿山茶场”(2010年底更名为“宁洱困鹿山贡技茶场”),在2008年毫无悬念的被评为普洱贡茶的非遗传人。

 

 

 勐海县大益茶

相对而言,勐海县大益茶的历史更简单清晰 1938年,为振兴中华茶产业,受当时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的范和钧先生与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张石城先生带领90多位来自中国各地的茶叶技术工作者前往热带雨林深处的勐海县筹建茶厂。在总结吸收传统普洱茶产制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了机械制茶技术和设备。1940年,勐海茶厂(原名佛海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从而揭开了中国普洱茶历史的新篇章。经过68年的不懈努力,勐海茶厂已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普洱茶生产企业,大益普洱茶也因此成为茶叶行业中的著名品牌。云南七子饼茶和现代普洱茶人工后发酵陈化工艺的巨大成功,使之理所当然名列第二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当中。

 

大益茶厂原址

 

二、传承中的非遗

 

作为非遗项目的评选标准,谱系的流传有序当然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非遗项目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它对现当代的民众生活一直发挥着作用;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作用与影响似乎更能深入人心。

因此,传承人不管是作为个人还是集体,其本质仍然相同;而作为以文化遗产性质进行的传承,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如何传承,是承袭百年前的做派还是有意识地“随世间法”而改变,如果说几年前这是个争议,如今答案应该十分明朗化了。

 

 

1、传承人——集体与个人

 

在茶类技艺的非遗项目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大益茶、吴裕泰、张一元是带着企业申报以外,其他传承人都是以总的茶类传承人进行申报的。

以集体名义申报的“大益茶”,生产企业与产品品牌直接命名进入茶类名录,客观反映了勐海茶厂的技术标杆地位。作为直接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的合作企业的方式,大益茶企业是最能适应现代化的步伐;同时,大益近年来加快品牌经营的步伐也为保护自身工艺的文化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某种程度上,大益茶成了普洱茶的代名词。大益茶的独特技艺如拼配方案、制作流程与经验技巧、工艺控制等综合于一体,即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在岩茶的篇章中,笔者提及,非物质文化催生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中包含非物质文化。大益茶制作技艺作为普洱茶代表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凝聚着勐海茶厂数十年积淀的优秀技术工艺与研创智慧,也代表了大益茶向消费者提供有力的品牌承诺与品质保证。

大益茶的“申遗”成功,与传统的师徒制传承不同,但同时又为传统茶业以及其他相同类型的传统产业适应工业化和现代化生存发展提供了成功样板,然而,这样的例证是如此稀少,因之它才成为非遗项目的典型代表。

 

曾云荣

而普洱贡茶的传承人李兴昌,他在将制茶技艺传给李明泽的同时,还带了四个传人,并且积极向外传播技艺,包括当地的中学。他就在他的家乡开起了普洱贡茶技艺传习所,到2012年时,家乡的传习所已经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李兴昌决定带着这身手艺到宁洱职业中学,从每一节课开始,把普洱贡茶制作技艺教授出去。

 

他说,“之所以选择职业中学,这样的学校一般都是学手艺的,并且家庭一般不富裕,普洱这个地方又是家家户户种茶,家家户户制茶,现在要求职业中学所有的学生制茶技艺是必须课,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每周都有半天的制茶课程,这样做就是为了当他们家里制茶的时候,可以用正确的方法去纠正父辈们不恰当制茶工艺,尽自己努力让更多人受惠吧”。

 

这与其他茶类的传承人,如岩茶王顺明、花茶王秀兰等目前的传承状态颇为相似,这是后文将提到的传承人角色的自觉转变。

 

但无论如何,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申报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都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普洱茶中的大益和贡茶之所以可以成功申报,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的品牌已经做大做深,并且他们拥有一个精湛的团队。

 

2、传统的双刃剑——误读的传统与创新

 

之所以需要提出非遗传承的保护,一者因为这是对人类从历史到当代都发生作用、产生影响的文化形式,二者这种文化形式今天仍然散发出璀璨的光芒,然而又将渐渐熹微的,不希望造成文化断裂。因此,这几年尤其非遗热开始升温,无论是政府、集体还是民众都意识到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性,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传统的双刃剑——有可能误读的传统与创新。

   传统,是否是有最传统与原始的工艺,才是可贵并值得保护的?

 

贡茶原料采摘

比如,普洱茶贡茶生产工艺随贡茶的产生而产生,随贡茶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成形、成熟。但贡茶传统工艺因断代太长,流传较少,加上手工工艺成本高,获利低,被现代生产工艺所取代,面临严重的濒危状况。这种情况下,如何发展?

李兴昌认为,普洱贡茶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普洱贡茶背后积淀的文化底蕴,人们喜欢普洱茶、收藏普洱茶,不仅仅是因为普洱茶好喝健康,更多人看中的是文化。

                               大益茶店

“大益”品牌在这方面做的更突出,勐海茶厂建于1940年,当时即以机械化生产的专业茶厂成为中国现代茶业开始的标志事件。其创始人范和钧与张石诚分别出自巴黎大学和清华大学。包括几乎同期在勐海建立,后归并到勐海茶厂的南糯山茶厂同样也是普洱茶机器制作的开拓者。对于当时作坊加商号式的产销方式来说,无疑是重大颠覆。

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发现,恰恰是高起点现代化专业性,成就了大益的技术领先优势,并代表了产业发展方向。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真正将大益推到行业技术制高点的,是人工后发酵陈化技术的研创和最早成功应用。这一巨大技术变革开创了普洱熟茶的全新市场,时间则不过是上世纪70年代。即便今天的大益,依然保持着研发创造的机制与活力。据了解,勐海茶厂中茶学大中专生2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40余人,年开发新产品不下10余种。

这也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多数物质遗产不同,它在与时俱进、与人俱进的过程中呈现出活力。而保护工作也应是积极而目标宏远的,“不但要使其存留在当代,还要在现实社会中发展”。

因此,对于被列入“非遗”的各类制茶工艺,我们保护的是一代代制茶人对制茶的理解、经验、技巧的综合积淀,以及在此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技术变革的现实成果;保护的是作为一类传统文化由过去到未来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认识及此,我们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千百年前唐风宋韵的制茶工艺不会进入今天的名单,它们既不足代表有益的前景,甚至已完全脱离了今天人们的生活内容。

 

三、发展中的非遗

 

1、角色的转变——民间传承与官方话语

 

目前,与李兴昌等一样,茶类非遗传人都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包括制作技艺的呈现、交流、讲座、培训等。自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一个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多元价值、为大众所认可和追捧的对象。在此期间,大量的传统手工艺项目和手工艺人被关注并获得国家赋予的相关身份,也改变了项目的存在状态和手工艺人的社会角色。

 

李兴昌演示制作技艺

《考工记》中言:“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在官方话语体系中,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手工艺人,只不过是沿袭某种技艺的工匠,他们的创造性、价值和地位在“重道轻技”的文化背景下被湮没。

随着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曾经被边缘化的传统手工艺人开始站到历史舞台上,从默默无闻的“工肆之人”变身为民族优秀文化的承载者、传习者。可以说,传统手工艺人目前所处的时代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黄金时期,手工艺人群体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认可。

 

 李兴昌与外宾交流

“传统技艺”被列为非遗十大类别中的第八类。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健康有序地传承下去,更依赖传承人的薪火相传,传承人才是非遗保护的关键和核心所在。进入名录的传承人实质上具有了一定的官方身份,他们由国家认定和管理,享受政府的专门补贴,也大大调动了非遗传承人守护传统的积极性。有些传承人还加入了官方、半官方的团体或协会组织,参加各种展览会或文化活动,其社会生存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随着各地非遗保护工程的推进,非遗传承人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受指导和培训。如目前文化部、清华大学、中央美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一些杰出的民间艺人已经成为高校的客座教授或中小学指导老师,他们有机会参与学术会议,甚至能够按照现代学术规范发表论文。

我们的国际茶文化传播基地目前也正在在运筹帷幄,积极展开此类活动,不仅向国内,更向国际世界展开中华茶文化遗产的魅力。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将看到,非遗传承人正逐渐精英化的趋向,随着文化素养和视野的提升、拓展,其创造力势必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与产业,无疑也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2、市场的导向——创新精神与市场意识

 

大凡生命力比较强的传统技艺项目,都是在继承传统、追求创新和推进产业化三者之间平衡得比较好的。这些项目的传承人往往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愿意接受、尝试新鲜事物,能够把握创新和市场的内在联系。

普洱贡茶,至2012年的数年间,茶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茶业博览会和中国名优茶竞赛,多项金奖,银奖和特等金奖。多年来李兴昌率弟子们分别参加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贡茶开采仪式和普洱市民族文化艺术节,以及北京、云南,天津、上海世博会,济南等全国性展演活动,表演“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2009年12月23日,开办了“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为弘扬和宣传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勐海茶厂及大益茶多年来立于普洱茶技术的制高点,所谓“拼配之王”、“勐海味”的种种说法代表着业内及消费者对此的高度认可。大益也充分运用此优势,创造出以7542、7572为代表的众多经典产品。上述两种作为多年来市场上“评判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标准产品”,已成为普洱茶物质文化的代表;而其背后独特的拼配方案、制作流程与经验技巧、工艺控制等综合于一处的链接,才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

 

 

 

 

 

 

 

 

 

 

2016-11-9•一片叶子——等你来寻根之访非遗传承人杨丰的微茶庄园

涉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研究的重要项目。它涉及到中国各大产区的茶文化发展,以及与茶有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对单纯和自由生活的渴望。若是在雅致舒心的微茶庄园里过这种生活,便更能体会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

微茶庄园概念的提出者是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院长、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学科带头人王旭烽教授,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其代表作品《茶人三部曲》获1995年度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八五计划优秀长篇小说奖、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今年上半年,王旭烽老师带队来到欧洲进行茶产业考察过程中,受到欧洲经营模式的启发,提出微茶庄园的概念。

 

 

 

微茶庄园,是以家庭为经济单位的小规模的茶庄园,具有品牌和产品营销理念和旅游性质,集结了食宿、休闲、品饮、度假、劳作等诸多功能。

在全国最大的白茶基地——政和县的一处,政和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杨丰的隆合茶业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微茶庄园。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国家汉办国际茶文化传播基地、华茶驿站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特意派遣侯建军老师、梁丽君老师、蒋之炜老师和小编前来拜访。

 

 

 

金秋的政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越走近隆合茶业,越能看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盎然绿意。来到隆合茶业,就外观而言,她仿佛一个与世无争的温柔女子,穿着青砖白墙的外衫,静静地伫立于此,低眉颔首间写尽了无限柔情。

 

 

 

这里没有火红的江花,也没有湛蓝的湖水。这里没有接天的莲叶,也没有映日的荷花。这里有的只是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丛丛碧绿和茶园山歌。这里是有机产品开发区,具备有机茶的生产能力。生产线内集合了独创的音乐发酵技术,以及传统炭焙、手工揉捻等传统制作工艺。

 

 

 

走进生产间,最吸引眼球的是立在房间里如大片竹海般的竹匾,里面盛满了鲜翠欲滴的茶叶。据杨丰老师说,由于他坚持传统手工工艺,这里便拥有一万两千个可以让白茶自然萎凋的竹匾。

 

 

 

来到教室,仿佛步入了现代化的私塾。教室布局俨然仿古,家具陈设却是颇具现代气息。窗明几净,白色的窗纱在微风中翩然生姿,弯曲成一道美丽的弧。书桌均为竹制,坐垫亦是竹制蒲团。整个房间以微黄的暖色为主调,显得格外和煦温暖。

 

 

 

迈入住宿空间,恍然置身于森林世界。房间采用实木家具,空气里微微泛着木香。地板是腾冲的火山岩石砖,冬暖夏凉。最妙的是大片的落地窗户,树枝蔓延至窗外,触手可及。春可欣赏花团锦簇,夏可聆听薄暮蛙声,秋可呼吸瓜果芳香,冬可眷恋皑皑白雪。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你想要的安宁和雅致,在这个微茶庄园里,都可以实现。这里不仅有“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的自然风光,还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解忧妙方,更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舒心雅致。

 

 

 

图文:董晓楠

责任编辑:叶佳晨

审核:潘城

转载出处:华茶驿站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