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培训中心 -- 茶疗培训 -- 正文

平水日铸茶生产管理提升培训班在浙江农林大学开班

2021年04月20日 15:21


 

      2018年7月30日,平水日铸茶生产管理提升培训班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开班典礼。来自绍兴市柯桥区的产业管理者和日铸茶企业家数十人,齐聚茶文化学院。

       此次培训为期4天,为提升日铸茶的产业影响力,课程内容安排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直面茶的生产与管理问题。

       开班典礼由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秘书长苏祝成教授主持,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王长金教授致欢迎辞,绍兴市柯桥区副区长吴晓炯出席,柯桥区农林局局长陈广见讲话。

 

     王长金院长欢迎学员们的到来,向大家介绍了浙江农林大学的概况,以及茶文化学院在茶产业领域所具备的教学和师资力量,特别提到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所做出的国际传播成果。最后寄语学员,祝大家在培训期间能收获满满,满载而归。

 

 

       陈广见局长表示,非常感谢浙江农林大学为此次培训班所做的精心安排,对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场地十分满意。对学员们也提出了学习的要求,要珍惜此次来茶文化学院参加培训的机会,积极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

 

 

 

      接下来的4天时间,学员们将在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接受量身定制的系列课程,包括茶的历史文化、生产技术、品质化学、品牌推广、感官审评、沏茶实用技艺等。

 

 

 

知识点

 

 

日铸茶

曾用名日铸茶、日铸雪芽、日注茶、兰雪茶

原产地绍兴平水日铸岭一带

  誉:中华文化名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区域名牌....

  征:外形绿润鲜活,盘花卷曲,颗粒重实,汤色绿明亮,滋味醇厚回甘,栗香持久,叶底嫩绿,完整成朵

“日铸茶”由来

      日铸茶因岭得名。日铸岭之名始于春秋战国,吴处厚《青箱杂记》:“昔欧冶子铸剑,他处不成,至此一日铸成,故名日铸岭。”

       而平水日铸茶,因原产于平水之日铸岭而得名。宋嘉泰会稽志载:“岭下有寺…其阳坡名油车,朝暮常有日,产茶绝奇,故谓之日铸茶”。

 

首开炒青法、撮泡法

      唐至北宋年间,制茶是以蒸青、研碾方法制成压型之团、饼茶为主。宋时,绍兴会稽县对制茶工艺进行改革,率先用炒青法代替蒸青研压法制茶,制作的茶叶形为条形散茶。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安国院试茶》诗自注云:“日铸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曰苍鹰爪,则撮泡矣。”

       日铸茶改蒸为炒、改碾为揉、改研膏团茶为条形散茶,开炒青茶之先河;同时从碾磨成末冲点而饮、变革为沸水直接冲泡散茶而饮,开创了撮泡法,故被清代金武祥称为“遂开千古茶饮之宗”。

日铸茶传说

      相传春秋末期,越国著名冶炼大师欧冶子工于铸剑,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世称绝世之宝。而欧冶子铸五剑的材料,据说“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采金铜之精于日铸岭下”。当时“溪涸而无云,千载之远,佳气不泄”,于是“蒸于草芽,发为英华”,所以日铸岭盛产日铸茶,而日铸茶“淳味幽香,给人营养”。

 

御茶湾

      明清两代朝廷将离平水日铸岭顶约二里的山岙辟出御茶园,进行特别栽培。为监督制作贡茶,又设置了御茶监、这个专门机构和官员专司其事,从此日铸茶岁岁朝贡,日铸岭下采制日铸茶之处得名“御茶湾”。

历史发展

     ●唐代,平水茶市形成。茶圣陆羽途径平水并品鉴平水茶,《茶经》记载:“浙东,以越州上。”

    ●宋代,欧阳修《归田录》记载:“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第一。”《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兴之日铸,绝品也”,列为“贡茶”。南宋陆游多有诗句赞美日铸茶,并称其为“炒青”。

     ●明代,张岱改制日铸茶,将其命名为“兰雪”茶,盛行京师,被列为绍兴八大贡品之一。

     ●清代,在日铸岭一带开辟御茶湾、设御茶监,清人盛赞日铸茶“开千古茶饮之宗”。会稽茶农改革日铸茶工艺,用炒青法制成圆茶,命名“珠茶”。珠茶以进贡康熙为由,故又名“贡煕”、“熙春”。因珠茶主要集散地在平水、故名“平水珠茶”。平水珠茶兴起、并风靡欧美,被誉为“绿色珍珠”。平水茶区大面积生产珠茶,产量跃居浙江四大茶区之首,平水成为全国主要茶市之一。

    ●民国,平水继续发挥其茶叶集散地功能。日铸岭一带茶园荒芜,日铸茶几濒失传绝迹当代茶圣吴觉农等在平水茶区改良茶叶。

     ●解放后至今,平水珠茶继续占据中国绿茶出口重要地位。50年代平水茶区“绿改红”,生产“越红”茶。80年代,日铸茶小批量恢复生产。2010年,日铸茶创新工艺、规模化生产。“平水日铸”成为全区名茶主导品牌。越红、日铸红、寺山红等特色产品相继涌现。

 

 

 

/孙淑莹

/施鹏跃

审稿/苏祝成  潘城

 

版权所有:浙江农林大学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